风谲云诡
传承 -----谢振伟
在马来西亚,很多人时常都重复犯一个错误,就是无论搞什么活动,都会以参加人数多寡来评定活动的效绩。
星期天晚上的《三山九九 - 重阳登高》之《三宝井民间历史茶室》揭幕礼过后,有位仁兄就说到这个揭幕礼还不如某些舞狮舞龙,或街头卡拉OK等活动的人潮来的多,换言之,就是活动不够成功,不够热闹。
其实当团队在将近10个月前开始筹划今年的《三山九九》活动时,打从一开始就不是朝着光要人多的方向去进行。
为了跟群众有更多的互动,团队决定走出三宝山,面向最接近宝山的社区 - 三宝井。
我们更加期许的是能够在三宝井社区的历史被人口迁移和发展洪流淹没之前,尽量保留一些凤毛麟角,从而给大家带来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和精神的激荡。
就这样,《三山九九》团队催生了这个独特的《历史茶室》,还有《依井环山》的系列活动,并留下了口述历史纪录片及一份人文地图。
这些都是《三山九九》团队献给三宝山和三宝井社区的小小敬礼。
相信也是因为这种信念,许多大名鼎鼎的书家、画家、艺术家、歌唱家、还有不少海内外的旧雨新知的都纷纷接受团队的邀约,放下身段全力相助。
除此之外,媒体和网络上的朋友也出了很大的力量协助宣传和配合整个活动。
艺术演出,尤其是非通俗的文化表演,很少会有人山人海的场面。相信参与这一系列活动的专业艺术家都明白知音难寻这个现实。
然而在25日晚上,我不但看到不同年龄的朋友们用自己的感官来解读表演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我们也看到社区居民们对于保存集体记忆的热忱在熊熊的燃烧着。
还有其他配合《茶室》的各种生态讲座及绿地导览、社区导览、美食导览等,都一一为这次的'出走'添加了各异其趣的元素。
吴詠駩老师的生态讲座和导览让我豁然发觉原来三宝山其实一直都在默默的守护着马六甲。也许很多人也和我一样,根本没有想过万一没了这座山,马六甲会变成什么模样?气候的变化和食物链断裂的后果更是让人不敢继续的联想下去。
幸好李维君老师带领小朋友参与的儿童艺术工作坊制作的三宝山印象,让我从孩子的视觉角度看到不一样的三宝山,也给我从新注入一股生气。
刚才提到的那位仁兄如果有时间,也请您在本星期天,就是10月2日早上到兴安会馆和大伙集合,然后准时在早上7时30分登高,到时就能看到您想象中那种人山人海的场面了。
还有肇庆会馆和潮州会馆联合呈现,近数十年来渐被遗忘的'会狮'、山巅的儒家祭祀,歌唱家友弟的表演及其他各种雅俗共赏的表演,当然也少不了在培风第三小学的文化摆摊和美食义卖等着您。
最后,也请您赶在10月9日《茶室》正式'结业'前到那边去逛逛,看看前人为我们留下了什么,也想想我们又能为后人保存些什么。
三宝山无言的关爱,我们不敢奢望奉还;祖先留下的印迹,我们不敢轻言遗弃。来到我们这一代,如果还不认真面对,我们还有什么能够流传下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